那天瘫在沙发上刷手机,老婆突然把验孕棒怼我眼前,两条杠红得刺眼。我俩年纪都不小了,她都快四十,医生说高龄产妇风险大,这孩子来得悬乎,搞得我俩心里七上八下。
踩的第一个坑:听信亲戚吹的“包成功”
我大姨听说后,火急火燎打电话来,说老家达州有个“神医”老厉害了,专治怀不上,“包成功”才五万块!电话里吹得天花乱坠,什么祖传秘方,还说给市里某某领导都看好了。我俩被“包成功”三个字勾住了,脑子一热,周末就开车奔了过去。
结果?呵,一个藏居民楼里的小门脸,墙上挂满锦旗,字迹都是同一批墨水印的。那“神医”把个脉,眼皮都不抬就说要交两万定金,抓他配的“神药”。我瞅着那黑乎乎的药丸子心下发毛,偷偷拍了张照找学医的朋友问,人家直接回我:“成分不明,三无产品,吃出问题自己负责!”吓得我拉着老婆就跑,那“神医”还在后面骂骂咧咧说我们不识货。两万差点打水漂!
踩的第二个坑:被“高大上”环境忽悠瘸了
吃了教训,想着还是找正经地方。网上搜到达州一家机构,网页做得跟五星酒店似的,金碧辉煌的大厅照片,还标榜“国际专家团队”“顶级实验室”。预约过去一看,地方倒是不偏,可一进门就觉得不对劲——前台小姑娘爱答不理,墙上挂的证书人名跟网站宣传的对不上号,那“顶级实验室”的门锁着,玻璃上灰蒙蒙一层,里面设备看着就旧。
问具体方案和医生资质,接待的人支支吾吾,翻来覆去就一句“我们技术绝对先进”。我假装接电话溜达到消防通道,听见俩工作人员小声抱怨:“上个月工资又拖了…设备报修单堆了半抽屉…”心里咯噔一下,果断撤。网页照片和实地景象,简直是卖家秀和买家秀的区别。
信息不透明差点坑惨人
后来老婆同事介绍了个地方,说她自己在那成的。这回学精了,我先要求看所有费用的详细清单。对方发来一个Excel表,密密麻麻一堆名目:促排费、检测费、操作费…但角落用小字注了一行“以上未包含进口药物及可能产生的额外冷冻、筛查费用”。 我揪着这条追问,对方才勉强说“实际下来大概比表格多个七八万”。
重点来了!我问关键的成功率数据,对方发给我一张打印截图,写着“整体临床妊娠率70%”,看着挺高是?可细看备注字体小得快看不见:“该数据基于我中心特定年龄段筛选客户统计”。我老婆这岁数算进去,实际能有多少?对方顾左右而言他,半天憋出一句“个体有差异”。这水也太深了。
死磕资质证明,意外炸出李鬼
锁定了一家口碑还可以的。签合同前一天,我多了个心眼,非让他们把医疗执业许可证、合作医院的正式授权文件原件拿出来给我看。负责人脸色有点不自然,说原件在总部,只有复印件。复印件?我捏着那张纸,对着光仔细瞅——“合作医院”公章颜色浅得不正常,边缘还有点晕开!
我借口上厕所,直接按复印件上的医院总机电话打过去核实。“达州分院?抱歉,我们医院在达州从未设立过分院或合作机构。” 对方客服一句话,我脑壳嗡的一声!差点又掉坑里。回去当面质问,那负责人脸都白了,这才承认他们只是“正在洽谈合作中”。
折腾一圈总算没白费
怎么选的?老实巴交托卫生局工作的老同学,帮忙查了合规机构名单。跑了三家,拿着小本本死磕四件事:
- 盯死现场挂出来的所有执照原件,拍照留存;
- 合同上每一条收费都列明,含糊不清的补充协议钉死;
- 针对我老婆年龄,单独要她们同年龄段的成功率报告(拿到手,确实低了二十几个点,但心里有底了);
- 药物费必须提前写进合同总价里,不接受后期加价。
前前后后折腾了小半年,交钱那会儿手都是抖的。上周刚接到好消息,筛查结果出来了,配对成功!老婆发给我B超单,两个小豆芽。摸着手机屏幕,想起踩的那些坑,后背还有点发凉。这过程像走钢丝,哪一步贪便宜、哪一步怕麻烦,都可能栽得不明不白。 现在天天看老婆肚子,就盼着娃踹我脸那天——朋友圈九宫格我都想好怎么发了,标题就叫《老子在达州踩遍坑总结出的四条保命经验!》